活动资讯

新闻详情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2-09 00:00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2-09 00:00

1、 从实现利润的稳定性角度分析:
(1)销售收入增长率=(期末销售收入-年初销售收入)/ 年初销售收入
     注:以不含税收入计算较好。在通货膨胀率较高时,要看收入增长率是否超过通货膨胀率,
         并结合销售数量的增长率来更真实反映企业业务发展情况。以3年为准。
(2)经常收益增长率=(本期经常收益-前期经常收益)/ 前期经常收益
     注:经营收益=营业利润
         经常收益=营业利润+投资收益
         当期收益(实现利润)=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利润
         如果企业经常收益3年连续增长,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比较稳定;
         如果增长率3年连续大幅度下降,或者2年无增长,则企业盈利能力不稳定。
(3)实现利润增长率=(上期实现利润-本期实现利润)/ 上期实现利润×100%
(4)所有者权益增长率=新增各项积累资金总额/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2、 通过经济效益指标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
(1)成本费用利润率:反映企业每付出单位成本费用,所能取得利润的能力。
     成本费用利润率=净利润/成本费用总额×100%
     注:成本费用总额=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销售利润率:反映企业销售收入的获利水平。
     销售利润率=净利润/产品销售净收入×100%
     注:产品销售净收入=产品销售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销售退回
(3)主营业务利润率:反映企业主营业务本身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
     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销售净额×100%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销售额×100%
(4)内部资产收益率:反映企业自己所控制的经营业务的盈利能力。
     内部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 /(资产总额-长期投资)×100%
(5)对外投资收益率:反映企业对外投资业务的盈利能力。
     对外投资收益率=当期投资收益/对外长期投资总额×100%
(6)资产利润率:也叫投资收益率,反映企业运用资产的盈利能力。
     资产利润率(投资收益率)=实现利润/资产总额×100%
                             =(实现利润/营业额)×(营业额/资产总额)
                             =经营利润率×资产周转次数
     注:该式表明可通过两个方面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A、提高产品质量和价格而实现较高的经营利润率;
         B、低价格、多销售,即通过薄利多销,增加资金周转次数来实现较好的盈利。
(7)资本金利润率:也称资本收益率,反映企业销售活动的盈利水平,资本周转率反映企业资
                   金的运用效率。
     资本金利润率=净利润/资本金总额×100%
                 =(净利润/销售额)×(销售额/资本金总额)
                 =销售利润率×资本周转率
     注:该指标因行业和规模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盈利高的行业资金周转慢,盈利低的行
         业资金周转快;企业的规模大,资本金利润率的值小。因此,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关
         键在于处理好盈利水平、资金周转速度和生产规模之间的关系,寻求三者结合之后的
         利润最大化。该指标也与折旧政策有关,重工业企业因折旧费较高,而显得较低;企
         业加速折旧时也低于正常水平,要避免低估折旧率高的企业的资本金盈利率。
(8)自有资金利润率:用来衡量企业资本资本的收益能力。
     自有资金利润率=利润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9)以现金净流量为基础进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A、经营现金净流量对销售收入的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主营业务收入 (A股3.24%)
       注:表示每1元主营收入能形成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反映企业主营业务的收现能力。
    B、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营业利润×100%
    C、投资活动净现金流量与投资收益比率=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收益×100%
    D、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净利润×100% (A股84.12%,适当为>1)
    E、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比率=现金净流量/净利润×100%
    F、资产的经营现金流量回报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资产总额×100%  (A股2.22%)
3、 分析性利润表:
(1)作用:
    A、进行材料消耗、工资、税金、管理费用等方面的比较;
    B、评价企业资金运作与管理的效率;
       利息负担率=利息支出/销售收入×100%
       注:该指标是进行经营状况诊断和企业资信评级的重要指标。
           制造业企业:低于3%,正常或理想情况;在5%左右,资金周转发生困难;
                       超过7%,工资等硬性支出遇到困难;10%以上,亏损或破产经营。
           商业批发企业:低于1%,理想状态;在1%~3%之间,维持生存状态;
                         在3%~5%之间,收缩企业;5%~7%,濒临破产倒闭企业。
(2)格式:
                                  分 析 性 利 润 表
单位名称:                           年  月  日                      计量单位:
支出 N年 N+1年 收入 N年 N+1年
一.营业支出   一.营业收入  
其中:原材料   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工资劳保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费用   存货增减  
管理费用   已完成建筑安装工程  
税    金     
折    旧     
二.金融支出   二.金融收益  
其中:利息支出   其中:利息收入  
债券投资损失   债券投资收益  
汇兑损失   股票投资收益  
   汇兑收益  
三.营业外支出   三.营业外收入  
其中:固定资产盘亏出售损失   其中:固定资产盘盈出售收益  
四.支出合计   四.收入合计  
五.出现亏损   五.实现利润  
4、 保值增值能力分析:
(1)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一般通过企业净资产指标的增减变化来揭示。
     通过股权交易,只是实现了资产的重新组合,并为资产的增值创造可能。
     判断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要以企业实现利润和净资产的增减变化为依据。
(2)实现利润和资产保值增值的关系:
    A、利润=收入-费用=资产-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新增资产
    B、分利后企业资产与权益的关系为:
       原资产+新增资产=负债+原所有者权益+新增所有者权益
    C、企业是否实现了资产的保值增值,关键是要看企业利润的分配情况和企业所有者权益(自
       有资金)的增减变化。
(3)反映企业资产保值增值能力的主要指标:
    A、净资产和资本保值增值率
       净资产=所有者权益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适当应>100%)
       在分析企业资产保值增值能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应以分利后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数值作为比较和判断的标准;
       b、当企业发生增减资本金来调整资本结构时,资本保值增值率公式中的分母发生较大
          变化,各期比值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可比性,需要计算单位资本的保值增值率,即: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末资本金总额)÷
                          (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资本金总额)×100%
       c、企业资产应尽可能地反映其真实价值,如有必要,应对资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和调整,
          然后再计算企业净资产的数值。如考虑通货膨胀因素,企业期末资产负债表中各非
          货币性资产按以下公式调整,把名义资本保值增值率换算成按不变购买力定义的资
          产保值增值率:
                      应调整项目金额×换算率
    B、资本积累率=积累资金总额/资本金(股本)总额  (合理0.75  理想1)
       注:一般认为,法定公积金(税后利润10%提取,累计额超过注册资本的50%可不再
           提取,转增资本后,所留存额不得少于25%)、公益金(税后利润5%~10%提取)、
           任意盈余公积金(经股东大会决议),企业的该三项积累资金占资本金的3/4比较合
           理,和资本金数额相等比较理想,超过资本金时可考虑转作资本金。
    C、自有资金利润率=实现利润/原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企业所有者权益增长率=新增所有者权益/原所有者权益×100%
    D、每股盈利=(净实现利润-优先股股息)/ 普通股总股数
          注:当企业发放股票股利超过股票总数的25%,通常称为企业股票的分割或稀释。
              在股票分割情况下,一般引起股价的下跌。
       每股市盈率=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盈利
          注:该指标反映股市对企业发展前景所持的看法。
    E、企业的市场价值
       a、通过计算股票价格来计算企业的市场价值:
          企业的市场价值=股票数量×股票价值=股票数量×股票市价
       b、以每年分红金额相等为基础计算企业的市场价值:
          企业的市场价值=股票数量×红利现值
            其中:股票现值=红利现值=每年平均分红额/银行长期借款利率
          如果企业的分红以每年一定的比例增大,但增长幅度低于银行长期借款利率,在假
          设企业一直经营下去的情况下,其股票现值的计算公式为:
                  股票现值=基期红利 /(银行利率-年红利增长百分比)
          同时考虑股票市价和分利两个因素时:
                  股票现值=行业市盈率×(企业每股红利+1/3行业市盈率)
            注:行业市盈率的计算,以行业股票平均价格和平均每股盈利计算。
    F、权益资本附加经济价值(用E表示):
       E=税后利润+利息×(1-所得税率)-资本成本费用
       其中:税后利润=营业利润-所得税额
             资本成本费用=总资本×综合资本成本率
             总资本=权益资本(所有者权益)+负债资本(企业负债)
             综合资本成本率=权益资本成本率×权益资本结构+
                             税前负债资本成本率×负债资本结构
       E的说明:
         E<0时,表明企业当年的资本在运营中流失,至少权益资本的时间价值或者说存入银
                 行的机会利息收益丧失;
         E=0时,企业虽有税后利润,但无附加价值,说明企业当年事实上只是“保本”;
         E>0时,企业不仅有税后利润,而且抵减资金时间价值之外还有“剩余”,并排除了潜
                 亏的隐患。
         因此,只有当E>0时,企业投资才能算是增值,E是绝对数,在不同的企业中,资本
               总额不同,比较其经济效益和经营管理水平时,可用单位资本E值或单位权益
               资本E值来判断。
      E的运用:
        E能真正体现企业经营期间(每一会计期间)是否保值增值的涵义。
        要使企业具有存在的价值,其最低利润目标是满足E=0的税后利润。
        税后利润=资本成本费用-利息×(1-所得税率)
        保值销售收入=〔企业固定费用+资本成本费用-利息×(1-所得税率)〕/ 单位产品
                       边际贡献率
        目标利润销售收入=保值销售收入+(目标利润责任制-最低目标利润)+单位产品
                          边际贡献率
          注:最低目标利润由E=0时的税后利润确定,目标利润是企业在最低目标利润基础
              上的奋斗目标。
      E的意义:
        E弥补了传统核算中的缺陷,从税后利润中扣除资本费用,真正反映了生产经营盈利和
        新增加的经济价值,取得了全面、准确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核算效果,并为企业国有
        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了客观衡量标准。
5、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The Du System):
(1)从会计报表中,我们可以获得企业如下信息:
    A、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a、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注:该比率是一种静态的衡量方法,它假定企业已濒临清算,而没有从持续经营的角
             度给企业一个动态的估价。
      b、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注:季节性变化可能使报表的应收账款数额不能反映平均水平。
      c、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注:还有一些流动性也较差的流动资产,如待摊费用、预付费用等,因此,将这些项
             目扣除后的现金比率反映短期偿债能力更准确。
    B、企业长期偿债能力:
      a、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注:该比率常称为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成正比,其大小要与企业资产报酬率的预测
             状况和未来财务风险的承受能力相结合确定。
      b、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总额
         注:该比率作为偿债基金的基本来源和预警企业是否发生了资金困难。
    C、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a、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注:影响该指标正确性的因素有:季节性经营、大量式样现金结算或分期付款的销售、
             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大幅度下降等。
      b、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c、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
    D、企业获利能力:
      a、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b、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销售收入×100%
      c、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
         注:影响该指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产品价格、单位成本的高低、产品的产量和销售
             的数量、资金占用量的大小等。
(2)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A、对一个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获得最大的投资报酬率,对整个企业来说,投资报
        酬率就表现为所有投资的报酬率,即权益报酬率。
     B、权益报酬率取决于企业的以上三项指标:企业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和财务杠杆。
     C、本企业权益报酬率与前期对比,可以先比较权益报酬率,发现差异后,将各期权益报
        酬率进行分解,直至分解到各项明细成本、费用、资产等,从而分析出企业权益报酬
        率上升或下降的主要原因。用这种方法,可以找到企业总体盈利能力变动的根源,从
        而制定正确的决策,使企业健康发展。
     D、同以上思维,企业权益报酬率可以与同业比较。
     E、通过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对企业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双重对比,可以通览企业的综合盈利
        能力,可直接揭示产生波动的原因。
     F、公式:
       a、权益报酬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其中:权益乘数=资产÷权益=1÷(1-资产负债率)
       b、分解:
          销售净利率=净利÷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全部成本+其他利润-所得税)÷销售收入
          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c、再分解:
          权益报酬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权益)
                    ={(销售收入-全部成本+其他利润-所得税)÷〔〔期初资产总额+
                       期末资产总额〕÷2〕}×(资产÷权益)
                    =〔2×(销售收入-全部成本+其他利润-所得税)〕÷
                      〔(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1-资产负债率)〕
          权益报酬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净利÷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权益)
     G、局限性:更偏重于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当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越高,
                权益报酬率就越高,这是因为利用较多负债,从而利用财务杠杆作用的结果,
                但是没有考虑财务风险的因素,负债越多,财务风险越大,偿债压力越大。
                因此还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