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五)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2-10 00:00
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五)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5-02-10 00:00
(一)主营业务收入
1、本期确认实现的营业收入,按实际收到或应收的价款
借: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本期发生的销售退回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3、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按本期实现的营业收入
借: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采用买断方式代销商品,委托方收到代销清单,按应收的款项
借: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采用收取手续费方式代销商品,收到代销清单,按应收的款项
借: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按应支付的代销手续费
借:营业费用
贷:应收账款
5、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已发出商品
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实现营业收入时
借:应收账款
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发出商品
6、提供劳务取得收入,按确定的收入金额
借: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7、发生的销售退回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同时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8、收到购买的果岭券款
借:现金
贷:递延收益
提供服务时,将应确认的果岭券收入转入当期收入
借:递延收益
贷:主营业务收入
合同期满,未消费的果岭券全部转入收入
借:递延收益
贷:主营业务收入
9、包括在商品售价内的服务费,按实际收到或应收的款项
借: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确认的收入)
递延收益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以后各期结转递延收入
借:递延收益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期末,将“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二)其他业务收入
1、销售原材料,按售价和应收的增值税
借: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收到出租包装物的租金
借:银行存款
现金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没收逾期未退包装物的押金
借:其他应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4、采取收取手续费方式代销商品,取得的手续费收入
借:应付账款──××委托代销单位
贷:其他业务收入
5、期末,将“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借:其他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三)投资收益
1、出售短期持有的股票、债券或到期收回债券,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借: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金额)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投资收益(实际收到的金额小于短期投资实际成本与未领取股利或利息之和的差额)
贷:短期投资(实际成本)
应收股利(未领取的股利)
应收利息(未领取的利息)
投资收益(实际收到的金额大于短期投资实际成本与未领取股利或利息之和的差额)
2、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分派利润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3、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企业按应分享的份额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被投资单位当年发生净亏损,企业按应分担的份额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4、计提投资减值准备
借:投资收益──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5、出售或收回股权投资
借:银行存款等(实际收到的金额)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投资收益(实际收到的金额小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
投资收益(实际收到的金额大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
6、认购溢价发行在1年以上的债券,每期结账时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应计利息)或应收利息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债券溢价)(当期应分摊的溢价)
投资收益(应计利息与应分摊溢价的差额)
7、认购折价发行在1年以上的债券,每期结账时
借: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应计利息)或应收利息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债券折价)(当期应分摊的折价)
贷:投资收益(应计利息与应分摊折价的合计数)
8、出售或到期收回债券本息
借:银行存款等(实际收到的价款)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债券溢价)(未摊销的溢价)
投资收益(差额)
贷: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面值)或应收利息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应计利息)或应收利息
长期债权投资──债券投资(债券折价)(未摊销的折价)
投资收益(差额)
9、期末,将“投资收益”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将“投资收益”科目的贷方余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
借:投资收益
贷:本年利润
将“投资收益”科目的借方余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
借:本年利润
贷:投资收益
(四)补贴收入
1、实际收到先征后返的增值税
借:银行存款
贷:补贴收入
2、按销量或工作量等,依据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算的补贴收入
借:应收补贴款
贷:补贴收入
实际收到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补贴款
3、属于国家财政扶持的领域而给予的其他形式补助
借:银行存款
贷:补贴收入
4、期末,将“补贴收入”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借:补贴收入
贷:本年利润
(五)营业外收入
1、固定资产清理取得的收益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
2、固定资产盘盈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
贷:营业外收入──固定资产盘盈
3、逾期未退包装物没收的加收的押金
借:其他应付款
贷:应交税金
营业外收入
4、取得的罚款净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营业外收入
5、出售无形资产
借:银行存款(实际取得的转让收入)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营业外支出──出售无形资产损失
贷:无形资产(账面余额)
应交税金(应支付的相关税金)
营业外收入──出售无形资产收益
6、期末,将“营业外收入”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借: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一)营业利润(或亏损)的结转
1、期末,将“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2、期末,将“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支出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
3、将“投资收益”科目的净收益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借:投资收益
贷:本年利润
4、将“投资收益”科目的净损失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借:本年利润
贷:投资收益
(二)利润分配
1、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其他转入
2、提取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法定公益金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提取储备基金
──提取企业发展基金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法定公益金
──任意盈余公积
──储备基金
──企业发展基金
3、应分配给股东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借:利润分配──应付优先股股利
──应付普通股股利
贷:应付股利
4、外商投资企业用利润归还投资
借:利润分配──利润归还投资
贷:盈余公积──利润归还投资
5、外商投资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借:利润分配──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贷:应付福利费
6、经批准分派股票股利
借:利润分配──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7、根据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调整批准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调整增加的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盈余公积
调整减少的利润分配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8、分配股票股利或转增资本
借:利润分配──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贷:实收资本(或股本)(股票面值)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实际发放的股票股利金额与股票面值总额的差额)
9、按规定用税前利润归还各种借款
借:利润分配──归还借款的利润
贷: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10、按规定留给企业的单项留利
借:利润分配──单项留用的利润
贷: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11、按规定补充流动资本
借:利润分配──补充流动资本
贷:盈余公积──补充流动资本
(三)结转全年利润(或亏损)
1、年度终了,将本年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结出本年实现的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科目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年度终了,将本年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结出的净亏损,转入“利润分配”科目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3、年度终了,将“利润分配”科目下的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法定公益金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提取储备基金
──提取企业发展基金
──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
──利润归还投资
──应付优先股股利
──应付普通股股利
──转作资本(或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归还借款的利润
──单项留用的利润
──补充流动资本
借:利润分配──其他转入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四)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调整增加的以前年度利润或调整减少的以前年度亏损
借:有关科目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调整减少的以前年度利润或调整增加的以前年度亏损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有关科目
3、由于调整增加或减少以前年度利润或亏损而相应增加的所得税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4、由于调整减少或增加以前年度利润或亏损而相应减少的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结转余额
如为贷方余额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如为借方金额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